“古董珠寶”,從字面意思上來說是“Antique Jewelry”。古董珠寶是可以佩戴收藏的人類文化,因其不可再生、無法復制的稀缺性,所以珍貴無比。
珠寶——有著時間也無法埋沒的光彩。
從流轉百年的珠寶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不同時期的繁盛與衰敗。而收藏一件古董珠寶,就好像擁有了一段時光和一個故事。與其說珠寶裝飾了世人衣香鬢影的美夢,不如說它記錄了一段時光的故事。
維多利亞時期風格(1836—1901)
維多利亞女王作為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在位64年。她在位期間是英國“日不落帝國”時期,英國歷史上稱之為“維多利亞時代”。
整個維多利亞時代是英國空前繁盛的時代,這個時期英國加大殖民擴張,在一定范圍內建立了很多殖民地,這也為皇室貴族興起珠寶熱鋪墊了社會背景。
1837年,18歲的維多利亞被加冕成為大英帝國女王。維多利亞女王十分熱愛珠寶,整個在位期間,她的風尚深深地影響了這個時代的珠寶設計。
這一時期的珠寶多以愛與浪漫為主題,花卉、心型、飛鳥和弓箭都被工匠們巧奪天工地設計到珠寶上。

新藝術運動時期風格(1890—1919)
新藝術運動是指在整個歐洲和美國開展的裝飾主義運動。新藝術風格影響到藝術和設計的各個領域,包括繪畫、雕塑、建筑、家具、服飾、書籍插圖以及珠寶首飾設計等等,而且和文學、音樂、戲劇、舞蹈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感性和浪漫是新藝術運動鮮明的屬性,而懷舊和憧憬的世紀末情緒貫穿整個運動始終。
新藝術風格興起于19世紀末,是當時的歐美(主要是歐洲)中產階級追求的一種藝術風格。它的主要特點是感性的自然界的優美線條(被稱為有機線條),比如花草動物的形體。藤蔓植物的莖條以及東方文化圖案是比較典型的新藝術風格標志。
同時,黃金藝術雕刻、空窗琺瑯的工藝手法結合創新的材質,比如巴洛克珍珠,創造了這個時期的珠寶盛世。
新藝術時期的珠寶喜于運用花卉和昆蟲主題,因此,這個時期的珠寶妙趣橫生,豐富多彩,尤其是蜻蜓和蝴蝶,被許多著名設計師演繹和表達。

愛德華七世風格(1901—1920)
古董珠寶的第二鼎盛時期就是愛德華時期,同時也交錯對應著法國新藝術時期(1890—1919)。愛德華國王是維多利亞女王的兒子,這個時期雖然非常短暫,但對珠寶歷史有著重要意義。
20世紀初,人們發現了鉑金,因此這個時代鉑金開始被大量地被運用到珠寶設計中。而且在這個時代匠人們把滾珠邊的工藝發揚光大,加之鉑金的應用,蕾絲感的設計出現在了珠寶中,深得女士們喜愛。
這一時期的設計后來被稱作為“花環”風格或“典雅”風格!短祁D莊園》中對愛德華時期的珠寶也有所展現。


圖源:《唐頓莊園》劇照
Art Deco風格(1920—1935)
Art Deco(藝術裝飾風格)其實是法國新藝術運動的延伸。在新藝術運動時期人們已經開始熱愛線條,比如自然藤蔓線條。
到了Art Deco(藝術裝飾風格),機械式的、幾何的、純粹裝飾的線條也被用來表現時代美感。比較典型的裝飾圖案有扇形輻射狀的太陽光、齒輪或流線型線條、對稱簡潔的幾何構圖等。
這個時期最顯著的特質就是——幾何美學在珠寶設計中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圖源:《了不起的蓋茨比》劇照
新古典時期風格(1935—1950)
新古典主義誕生于一個比巴洛克和洛可可更加強調審美的藝術風格時期,它講究風格,造型設計追求神似,用簡化的手法、現代的加工技術追求傳統式樣的大致輪廓,注重裝飾效果、色彩看起來明亮。新古典主義運用曲線曲面,追求動態變化,從而具有古代和現代兩種審美觀。
這一時期的珠寶特征是外形矮胖。尺寸夸張的彩色寶石、玫瑰金、綠金、黃金的大量使用讓這一時期的珠寶五彩斑斕、魅力四射。

圖源網絡,侵刪
內容轉自:《中國寶石》雜志公眾號